有人大睡,有人发火,有人流泪
---中国足协新闻通气会实录

张路平/文
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每周三下午3时30分的北京龙潭路成了记者云集的场所,坐落在这里的中国足球协会照例要举行一次新闻通气会,由足协官员品评上周的甲A甲B联赛,并给记者15分钟的提问时间。

21日的北京龙潭路从上午就开始出新闻,一千余名河南球迷抗着"为河南足球伸冤"的大旗,聚集在并不宽敞的足协门口,要求与足协官员对话。这批河南球迷的举动堵塞了交通,同时也违反了北京市政府的有关规定,于是足协理直气壮地请来大批武警,将他们在十几分钟内驱散得一干二净。

上次河南球迷赴京请愿,逼着足协职业部副主任郎效农为自己题了词,他们当然以为这次的来,能够有更大的收获,比如处罚红塔,将河南建业留在甲B。河南球迷把希望寄托在下午的通气会上,他们认为,中国足协将会在这次例会上为建业"伸冤"。而更多的人,则不仅关注建业,还关注"隋波事件",关注足协打"假"的具体措施和成果。

下午2时,记者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进入会议室,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南记者,他们的队伍有十余人,全都一脸悲愤,大有讨不回公道决不罢休的气概。而北京城名记则分头钻入职业部、国家队管理部和副主席的办公室拢络感情。近几年,京派球评锋芒全失,尽是一些慢吞吞的文字游戏,看来这与其交友大有关系。他们与足协官员的友情加深一步,行文的力度便减弱三分。京城某报体育部主任,在与张吉龙副主席聊个够后,干脆在会议室酣然大睡,直到通气会结束时才被同行捅醒,看来会上的一切他早已了然于胸。

3时30分,通气会准时开始。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南勇、职业部主任马克坚、国家队管理部主任李传琪和职业部副主任郎效农端坐在"主席之位",从他们轻松自如的表情看,今天的通气会不会有什么石破天惊的新闻。

马克坚主任首先将甲B第22轮和甲A第25轮的各场比赛进行了官方点评,他越讲越快,记者们越听越轻松,因为马主任对所有场次的比赛都冠以"正常"二字。

"正常"之后,李传琪主任公布参加亚运会的男女足集训队名单。其间,记者们议论纷纷,不知这支不"国"不"奥"的杂牌军代表的是什么水平。不是国家队,也不是国奥队,那么这支队伍出征亚运意义何在呢?难道只是给鲍勃·霍顿的顺利续约提供一个冠冕堂皇的"考试"机会?

记者提问开始了,看起来,许多记者最关心的话题还是"隋波事件"。有记者问马克坚:"隋波事件"已拖了近两个月,我们不知道会不会由于国力的顺利保级,这一事件将不了了之?"

马克坚:"所谓"隋波事件"的提法很不准确,中国足协从未说过这是什么"隋波事件",具体情况我们仍在调查"。
记者:"什么时间能公布调查结果?"
马克坚:"谁都不应给足协倒计时,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将公布调查结果,肯定会公布。"
记者:"据说国力手中还握有证据,足协为什么不要求国力上交这些材料?"
马克坚:"国力没有向足协说过还有未上交的材料。目前足协手中有一盘录音带,给国力球员打电话的人也查清了,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给红塔‘定罪’"。
记者:"甲B已经打完,目前的格局是否是最后的格局?"
马克坚:"降级的队伍已经产生,这就是最后的格局。"
河南记者:"红塔五牛之战,赛场懠偾驋声四起,足协对此持何态度?"
郎效农:"我作为比赛监督观看了这场比赛,并在赛前做了大量工作,这场球没有消极的迹象。"此后郎效农详细描述了红塔五牛之战的比赛经过,持续17分钟,而原定记者发问时间只有15分钟。有记者反映,因为到点散会,后面的提问草草收场。
记者:"足协是否认为没有确凿证据,就证明中国没有假球存在?"
郎效农:"假球在任何联赛中都可能存在,包括中国。但足协始终坚持要有‘证据’,假球是违法行为,要诉诸法律,一旦闹到法庭,法官必然要求中国足协提供证据,届时碰得头破血流的是谁?是我们中国足协!"(发火)

4时10分,南勇宣布新闻通气会结束,并称足协愿意播放红塔五牛之战的录像带,有兴趣的记者可以留下来观看。河南记者大声说,看了又怎么样?难道我们的意见会有人听吗?

记者们纷纷离席,河南记者还呆坐着,他们的眼里噙着泪花。

回索引